Say goodbye to ECW(2)-ECW的父亲们

Say goodbye to ECW(2)-ECW的父亲们

2010-02-08 15:53   

作者:Innopection工作组 Lily 、毛毛

Tod Gordon,ECW的第一位老板

Tod Gordon于1995年六月出生于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他是 wrestling promotion Extreme Championship Wrestling(即ECW)的创始人,于1995年转让股权给保罗·海曼(Paul Heyman),任职期四年。在转卖ECW股权后,Gordon订购了Pro-Pain-Pro Wrestling并且再度创建了Xtreme Fight Club。Gordon与Pro Wrestling Unplugged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2006年9月20日,也就是他们成立的第二个周年上,他被正式宣布为应该集团的老板。2008年4月19 日,Pro Wrestling Unplugged为Todd Gordon举行了一个告别会。2009年6月27日,在节目Legends of the Arena中,他进入了Harcore Hall of Fame (2009硬核名人堂)

Gordon育有两女一儿,他们的名字分别为Alexandra, 丽贝卡(Rebecca), 与 Charlie Gordon,有过两段婚姻。在摔角领域外,他经营着一间典当铺Carver W. Reed。他曾担任过The Pennsylvania State Pawnbroker's Association与The Variety Club的主席。

Paul Heyman

Paul Heyman于1965年9月11日期出生。他是一位美国娱乐制片人,最闻名的莫过于他在摔角领域里的发起人、经纪人与评论员。Heyman在19世纪时 段把ECW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便以这个闻名于众。除了在ECW工作,他还曾工作于American Wrestling Association与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还有被认为是ECW代表人的WWE's ECW brand里工作过。

Heyman的名曾出现登上Advertising Age杂志的前100名。

在接触ECW前,Paul Heyman以照相人员和写手身份为Pro Wrestling Illustrated工作。1987年1月2日,Heyman开始了他的管理事业,初步涉及Northeast independent circuit,而第二个月即转工于利润更大的Florida Championship Wrestling。

他以Paul E. Dangerously为名,在摔角界吹响了自己的号角,不断于各联盟工作,其中一个较为出名的联盟为American Wrestling Association (AWA)。

离开AWA后,Heyman去了Alabama-based Continental Wrestling Federation工作。在这儿,Paul E. Dangerously开始跟着Eddie Gilbert's Hot Stuff Inc. stable,即内幕工作。在镜头外面,Gilbert为应该产业宣传的主要策划人,而Heyman便成了他的助手。同时,Heyman还兼任在芝加哥的 Windy City Wrestling宣传的主要策划人,并开始着手于电视编剧人员与制片人。

1988年,Heyman跳槽入Jim Crockett Promotions,送葬者(The Undertaker)当时也在此工作,名为"Mean" Mark Callous。后来他渐渐与播音员行列进军,并与吉姆·罗斯(Jim Ross)搭档为World Championship Wrestling(WCW) 与其他联盟播音。在此期间,他前后与Ross, Missy Hyatt,还有Hyatt's男朋友Jason Hervey结仇。

1991年,在幕后工作一段时期后,他返回Dangerous Alliance当经理,助手为Madusa,选手有Bobby Eaton,Ravishing Rick Rude,阿恩·安德森(Arn Anderson),WCW电视冠军Steve Austin和拉里·茨比斯科(Larry Zbyszko)。Heyman间接让Rude获得了美国冠军腰带,还让Anderson-Eaton双打组合成为了双打冠军。1992年的大部分时 期,Dangerous Alliance称霸着WCW,而对手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斯汀(Sting),瑞奇·斯廷博特(Ricky Steamboat),Nikita Koloff,Barry Windham,Dustin Rhodes 和the Steiner Brothers (Scott and 里克·斯坦纳(Rick Steiner))。

1993年至2001年,Heyman正式介入了ECW,并在那真正打响了自己的名,详细请见“ECW历史”一栏。

在ECW合拢后,Heyman成为了WWF的广播员,取代了杰瑞·劳勒(Jerry Lawler)的地位。2001年3月,他成为RAW的评论员,与Jim Ross对抗。7月,他与肖恩·麦克曼(Shane McMahon)合作,上演了一幕精彩的吞并剧情。而在当年的Survivor Series上,他被Vince炒鱿鱼了。

2005年1月6日,在SmackDown与The Undertaker的一场比赛后,他便离开了WWE。2005年6月12日,Paul Heyman在ECW的重生PPVOne Night Stand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5月2日,他重返RAW并与WCW前任董事艾瑞克·毕雪夫(Eric Bischoff)对抗,赞美ECW,诋毁WCW。其中Heyman有句名言:“ECW是一种生活方式,ECW是反常规的,是非主流的,它就在你眼前!”后 来他成功打败了Bischoff,打败了WCW。

2005年7月10日,Paul Heyman继承了OVW宣传的主要策划人一职,为WWE的扩张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006年5月25日,WWE宣布ECW为其旗下三大品牌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RAW与SmackDown)。同年11月,他被Vince解雇了。在离开WWE后,Heyman与Strikeforce合伙,尝试为艺术业投资。虽然这是次失败的投资,但在连串的访问节目中,Heyman仍然赞赏着 Strikeforce的董事Scott Coker。在离开摔角领域后,Heyman在The Sun,a UK-based报社等网站工作。

2008年2月4日,他向太阳日报作了个独家访问(his first since leaving WWE),访问内容是有关ECW被WWE吞并事情,而正因为这个访问,他放弃了太阳日报的工作。

Heyman目前与妻儿居住于Scarsdale,New York。

ECW终章

优点:

相比RAW与SmackDown的热闹非常、大牌云集来讲,ECW更注重自己的特色和新人的培养,是名副其实的WWE后勤锻造和供应基地。不管是独立联盟 还是两三年前的品牌栏目,“极限血腥”都足以代表ECW的特点。所以,曾经的ECW缔造了米克·佛利(Mick Foley)、3D、拉文(Raven)、桑德门(Sandman)、萨布(Sabu)、RVD(Rob Van Dam)、汤米·追梦儿(Tommy Dreamer)等许多耳熟能详的硬核传奇,即便是WWE冷藏和半冷藏时期也见证现今如Cena、CM·朋克(CM Punk)、Miz、Morrison、希莫斯(Sheamus)、Swagger等诸多当家小生的成长之路。从充满血腥的武器时代一直到新秀涌现的过渡期,ECW证 明了自己品牌的荣耀历史也激励很多年轻人的斗志,毋庸置疑的完成了一个时代所背负的使命。有很多人都说摔角这个行业是在演戏更是参杂了作假的成份在其中, 那么请你们认认真真的去观赏一下曾经名震这个业界的ECW吧!摔角是在极限与血腥的混合体运动中产生的,而ECW则是这个混合体的完美诠释,请记住这个曾 经用鲜血和伤病堆积起来的名字吧!

缺点:

在提倡和谐的现今社会中,摔角行业走向了自己发展成败一举的关键时刻。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步伐,RAW的市场开发和SmackDown的 成品加工使得ECW处在了两难的境地。WWE舍弃了曾经那段充满传奇却又事故频繁的历史,将各大品牌秀变成了更贴近于现代社会时尚气息的名人走秀,ECW 也成为了改革笔下的牺牲品。比赛与人员的调整和坠减,验证了一个曾经鼎盛的时代过去了,而换来的是ECW这个名称的堕落。没有了血腥和极限,人员的能力和 构造更是参差不齐,ECW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已经消失殆尽了。末时代的两位ECW长胜冠军马特·哈迪(Matt Hardy)和克里斯坦(Christian)恐怕也是感同身受,尽管是涌现了几位不错的新手,但也苦于难觅得对手的他们,竟也只能无奈的担负起刷新持有腰带时间记录的 重任了。一个架空精神领域的团体,一个早已失去价值的名称,注定了ECW品牌的悲惨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