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度WWE十佳巨星

2014 年度WWE十佳巨星

2014-12-25 12:21   

2014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顾WWE这一年,新老选手交相辉映,各有千秋,尤以众多新人异军突起,蔚为壮观。下面,就让编者盘点一下2014年度WWE的十佳巨星吧!

No.10 道夫·齐格勒(Dolph Ziggler)

道夫今年的主要成就,主要是围绕洲际冠军腰带发生剧情。他一直是二线选手里的翘楚,似乎和一线选手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由于正面选手的缺乏,道夫被顺理成章的提到了一线选手。道夫在今年最出彩的时候,应该是在《适者生存》上的主战赛,那场比赛的安排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道夫在这场比赛大放异彩,以一己之力独斗三人(当然撇开“魔蝎判官”斯汀(Sting)的帮助了),并最终获得胜利。

并且道夫似乎上升的势头不减,还要更进一步, 夺回属于自己的洲际冠军。 编者认为道夫的出彩,该是与丹尼尔的伤退有关,试想如果丹尼尔没有受伤,那么在《适者生存》的传统比赛中,道夫怕是难以和丹尼尔争辉,丹尼尔的伤退确实打乱了WWE剧情组的阵脚,但也成就了其他不少人,这大概就是幸与不幸吧,机会已经出现了,就看道夫能利用这个契机走到怎样的高度了,是金子总会发亮的。

No.9 鲁瑟夫(Rusev)

鲁瑟夫是一位大体型选手,他的成功与之前相类似的选手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处就是,依靠外在庞大的身体优势,不断吊打各路酱油,不同处在于鲁瑟夫还是一个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 联系的人,综合国际形势,鲁瑟夫的上位路线便确定下来,鲁瑟夫之于WWE,如同俄罗斯之于国际社会。一方面,鲁瑟夫和俄罗斯一样,具有叫嚣的实力,同时又有蛮横,虚伪的特点(这是老美对于俄罗斯的观点,不代表编者的观点)。

不得不说,老美的用心险恶非常。幸运的鲁瑟夫,搭上了上位的顺风车,一路也算是风生水起,他和拉娜(Lana)两人,一面在一系列的胜利中忘乎所以,一面又在不断的挖苦美国人。可以预见,鲁瑟夫现在的角色走下去,虽然会取得一些荣耀,但是路的尽头一定是失败,因为米国人是不会认为米国会输的,这就是利益的最大化。

随着大秀哥(Big Show)和马克·亨利(Mark Henry)的年龄越来越大,迅速培养一个类似的选手,是WWE的短期目标。在新人中,和鲁瑟夫类似的选手,应该只有艾瑞克·罗温、卢克·哈珀(Luke Harper)、莱贝克(Ryback)能与鲁瑟夫争一日之短长,目前来看,应该是鲁瑟夫暂时是首选,另二人为备选,但就目前的形势看,WWE似乎并不打算继续把宝压在鲁瑟夫身上了。

No.8 布雷·怀亚特(The Fiend)

相信不少人初次看到怀亚特的时候,都会以为他是新人,根本没有注意到他就是原来枢纽军团(The Nexus)的成员,不知道是剧情组另有深意还是黔驴技穷,在WWE引进新人的时候总喜欢以乱入的形式加入到剧情,怀亚特家族(Wyatt Family)在RAW 首秀的时候,编者还一度认为不过是又一个“Nexus”,他们的行为也和当年并无二致,即通过不断的袭击其他选手来增加自己的威慑力,并最终被塞纳击败。

虽然怀亚特在WM30上败给了塞纳,但是他还是受到了WWE高层的青睐,不断的让他加入一线的剧情中,甚至连Y2J都为他当了一回绿叶。他身上那种邪异的气质,以及那令人赞不绝口的演讲技巧,实在让人一见难忘,而与迪安·安布罗斯的这 段剧情很精彩,剧情组将两个“不正常”的人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将各自角色的特点发挥出来,从两人目前的态势,这段剧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No.7 兰迪·奥顿(Randy Orton)

兰迪这一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虽然他是第一位WWE世界重量级冠军,但是自从《摔角狂热 30》输给丹尼尔之后,就没有什么很好的剧情了,一直跟在权力夫妇身边打酱油,兰迪好像一下子回到了03年。 尤其是当赛斯·罗林斯加入到HHH(Triple H)阵营后,权力夫妇完全把兰迪当做自己的鹰犬看待,没有对兰迪产生足够的重视。

现实的落差让兰迪有些愤怒,面对权力夫妇“后来居上”的用人方法,终于使兰迪在《 适者生存》前夕集中爆发,兰迪将矛头直指赛斯,也算出了一口气,但是也不得不因此暂时离开擂台一段时间(当然现实的原因是需要拍电影所以不得不暂时淡出节目)。

兰迪的角色形象并不是像塞纳那样的“光辉高大”,他的角色定位就是那种“利己主义者,以我为中心”的形象,在WWE重点培养新人的阶段,实在没有余力为他设计更加合适他的剧情,由此看来,兰迪离开一段时间,未尝不是一件坏事,等到新人形象塑造完毕,那时回归说不定可以收奇效。

No.6迪安·安布罗斯

圣盾(The Shield)军团的三人里作为今年WWE重点培养的新人,可谓各有特色,而在团体解散后,迪安的表现尤为出众,并且在角色的转化上顺理成章,而迪安也把角色的那种偏执癫狂的特点诠释的很完美,迪安的比赛充满了惊喜,总能带给观众意想不到的结果,他很有米克·佛利(Mick Foley)的“硬核”影子,WWE让他换成了佛利的必杀技就是最好的证明。

比较三人就发现,迪安好像输在了起跑线,他不像雷恩斯那样有个过硬的后台,也没有像罗林斯那样获得权力夫妇的赏识,但是他却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断地走上高峰。

权力夫妇淡出荧幕,罗林斯的“绿色通道”关闭,可以发挥的空间其实在减小,雷恩斯自加入以来星路便畅通无阻,迪安或许短时间内难以获得和雷恩斯一样的成就,但是新人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他可以等,有人照拂或许可以青云直上,但是没有实力终究会被观众抛弃,相信在不久之后,迪安就能在WWE杀出自己的一片天。

No.5赛斯·罗林斯

“背叛者”赛斯·罗林斯在团体解散后,作为权力夫妇“力捧”的新星,一路可谓顺风顺水,还靠着凯恩(Kane)的帮助获得了2014年的合约公文包,从概率学上说,赛斯很有可能成为WWE世界重量级冠军。查看赛斯的履历就发现,他和迪安一样,都曾在独立摔角界打拼过的人,两人的技术应该是新人里出类拔萃的,而赛斯技术一流,兼且形象不错,再加上受招逼真,获得高层的优先培养,除了演讲能力稍微逊色,可以说无可厚非。

圣盾三人中,目前只有赛斯一人是反派,他的口才和擂台风格不断的提升,虽然没有了权力夫妇上下打点的便利,但是就目前的发展势头,赛斯还是大有作为的,只要时机把握得当,赛斯很可能将会是圣盾中第一个问鼎WWE世界重量级冠军的人。

No.4 丹尼尔·布莱恩(Daniel Bryan)

丹尼尔无疑是现在WWE技术最好的选手之一了,但是由于囿于WWE的限制,我们很难在WWE的擂台上见识到他的技术,但这不妨碍他成为WWE的一线选手,很多摔迷颇看不惯丹尼尔这样的“B+”选手夺冠,所以对丹尼尔的谩骂和质疑从来没有中断过,诚然,丹尼尔的上位和CM·朋克(CM Punk)一声不吭离开WWE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由此而去否定一个人的努力和成就是并不客观的,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能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

当丹尼尔在WM30上击败HHH,并在之后与兰迪和巴蒂斯塔(Batista)的三重威胁赛上获胜,夺得了自己的第一个毋庸置疑冠军时,确实让人激动不已。但是一个月后,丹尼尔因为颈部的伤势,不得不暂时离开擂台, 连他刚到手的腰带也不得不交出,本有冲天之志,奈何时不与我,丹尼尔这一年如同是流星一样,璀璨夺目,却也稍纵即逝,只有希望他快点回归,夺回属于自己冠军。

No.3罗曼·雷恩斯(Roman Reigns)

从12年,雷恩斯带领圣盾成员大闹WWE冠军赛,到之后对抗进化军团(Evolution),雷恩斯一直保持着很高的人气,隐隐成为新星中的第一人。而在圣盾解散后,雷恩斯也一直在一线剧情中,同样是一个团队出来的,雷恩斯硬生生的就高出罗林斯和安布罗斯一个级别,难免让人对他的成功产生质疑。今年WWE“摔美奖”中他夺得年度最佳巨星,但是这一夺奖却被不少人怀疑WWE在暗箱操作,这就是遭遇质疑的证明了。

雷恩斯还没有达到塞纳的高度,却已经面临了和塞纳一样的问题,国内的摔迷走向了两个极端,喜欢雷恩斯的将他捧得无人能制,讨厌他的把他贬的一文不值。雷恩斯的迅速上位、蹿红,如果说和洛克没有关系,这个显然是不客观的,但是如果由此把一个选手自身的努力抹杀了,似乎也不是那么妥当。

编者认为,雷 恩斯确实是新人中出类拔萃的,但是裙带关系的余热未消,又由于之前突发的疾病,使得他错过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机会,所以给人的印象反不如他的两位队友勤勉刻苦,再加上坊间流传雷恩斯将会在WM 上夺冠,由他而来的质疑声短时间内不会减少。

No.2 约翰·塞纳(John Cena)

塞纳虽然仍是WWE的旗帜人物,但是这一年主要的作用还是和凯恩一样做了高级绿叶。不论是怀亚特,还是圣盾三人,亦或是人挡杀人的莱斯纳,塞纳都和他们发生过剧情。塞纳今年最倒霉的剧情,应该就是在今年《夏日狂潮》给莱斯纳使用16记German Suplex(德式后抛摔)压倒性击败了,所幸在随后《冠军之夜》与莱斯纳的再次对阵中,塞纳表现得相当强势,若不是赛斯·罗林斯的介入,他几乎能够击败莱斯纳。但撇开莱斯纳不论,只是从和怀亚特和罗林斯的剧情,塞纳就已经收获颇丰,不阻碍他获得年度巨星第二名。

塞纳和所有偶像派选手一样,伴随而来的都是一部分观众的质疑,不难发现,开始对这些选手产生质疑的时期,都是这些选手处于上升阶段的“开挂时期”, 初时只是对塞纳太过顺利的登顶有些不满,而一旦心有成见,那么再想公正的看待一些事情就变得很难了,于是之后质疑、嘲讽、厌恶随之而来。

塞纳的麦克风技巧确实是无可挑剔的,但是他的摔角风 格的确有些冗长而拖沓,不过这一年已经有所好转,而塞纳的勤勉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一个公司想要维持稳定繁荣,需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星,但是如果没有勤奋踏实人维系各方,那么就如同“伐根 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怕是很难达到目的。

No.1布洛克·莱斯纳(Brock Lesnar)

布洛克回归WWE的这一年可谓是名利双收,威风八面,《摔角狂热 30》终结UT连胜纪录在前,之后挟余威压倒性击败塞纳夺得WWE世界重量级冠军,尤其是秒杀塞纳,让讨厌塞纳的摔迷大呼过瘾,无可否认,莱斯纳确实对提升WWE的利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莱斯纳出席的PPV也总能大卖,WWE现在大力培养莱斯纳,并给他树立起无敌形象,还让保罗·海曼(Paul Heyman)做他的发言人,一方面为他造势,另一方面弥补莱斯纳在语言上的不足,WWE这番良苦用心确实受益明显。

但是在编者看来,WWE这样培植莱斯纳其实是割肉果腹,莱斯纳不同于其他选手,他更像是个临时工“按时上班,到点下班”,他不像其他选手对WWE 有很深的归属感,并有为之努力的动力。WWE如果一味的倚重莱斯纳这样的选手,总感觉是在走当年ECW的老路。

诚然,莱斯纳的实力确实恐怖,不说他的在UFC的成就,单是他在WWE的经历已经足够让人不敢等闲视之,但是仅仅因为他在UFC的经历就以为WWE众选手与他相差十万八千里,就有失偏颇了,人们总以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看到其他选手的比赛就说假,怎么看到莱斯纳秒杀塞纳就认为是真的呢?两人纵使有差距也不是那么悬殊的,莱斯纳的实力总感觉有些虚高,摔角和打架两回事,WWE也不同于UFC。

结语 回顾这一年的WWE新人辈出,RAW的舞台已经有些拥挤,众人有些施展不开,而等到丹尼尔、奥顿以及杰里科等人回归,活动空间更显狭小,所以加快提升SD的品牌实力是势在必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