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式文化的入侵下中国式摔跤的出路在何方?

在美式文化的入侵下中国式摔跤的出路在何方?

2016-05-25 10:49   

CWF职业摔跤中国行上海站比赛落下帷幕,现场观众气氛热烈,通过赛后调查反馈,绝大多数现场观众对这场比赛感到满意。

一周后这场视频发布到网上,也获得了非常多的用户肯定和鼓励,当然也有部分用户表示不关注和不支持,对于这部分用户我也理解,虽然这场比赛比去年CWF扬旗赛各方面有明显提升,但是和WWE的比赛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一直喜欢看WWE的用户不接受CWF也是可理解的。

但无论是现场用户还是网上用户,对于那场日本女子单打比赛都一致称赞:比赛精彩、选手专业!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两位日本女选手,一位叫里步(Riho)17岁,从事摔角10年,一位叫元川惠美40岁,从事摔角30年,有非常扎实的摔角功底,可见一个好的摔角手需要时间来锤炼。

根据全球知名摔角数据库网站CAGEMATCH统计,全世界成立过的摔角联盟或团体有2075个,其中在亚洲国家仅日本就有上百个,发展了数十年,最近几年新加坡、泰国的摔角团队也发展迅速,这与本土用户的支持是分不开的。CWF作为中国大陆屈指可数的一家摔角联盟,成立还不到一年,面对这样的“小孩”,当我们责备他不如外国人做得好时,反过来想想,我们又给他多少成长空间和时间呢?

有人说我就喜欢看WWE,中国摔角联盟有没有和我啥关系都没有。实事并非这样,一个毫无线下摔角比赛氛围的国家也得不到WWE的重视。很多中国摔迷期待WWE来华巡演、招收中国选手,WWE官方却迟迟不行动,相反每年都去日本巡演外,最近被选中参加WWE全球经量级争霸的选手也是通过日本摔角团体发现的,中国摔迷似乎被边缘化了,我们除了作为一个摔角节目的视频看客对WWE“单相思”之外,就不能做点我们自己的东西吗?发展中国摔角对中国摔迷来讲是有益而无害的!

中国人玩摔跤的历史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习大大曾谈到自己年轻时练的是中国式摔跤,常摔常赢,并表示“中国式摔跤是好东西”。CWF上海赛有幸邀请到致力于中国式摔跤发展的“跤术联盟”副秘书长刘宁先生前来观看。通过他的介绍,我了解到中国式摔跤的现状,北京、天津、保定和济南是全国著名的四大跤城,目前中国跤界硕果仅存的只有几十个跤场,即使免收学费也没有多少人过来学,观看的人也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只能靠协会成员捐款来维持跤馆开支。伴随着一批批老跤手的离世,谙熟中国式摔跤传统绊子、传统套路的人越来越少。

这让我想到近期上映的一部电影《百鸟朝凤》,电影讲的是一代唢呐匠人的兴衰,曾经唢呐匠被人们当做艺术家来敬仰,拜师学习唢呐的门槛也非常高,到后来唢呐匠无活可做,只有另改行当,也无人愿意学习。当影片中出现唢呐班和洋乐队同时在寿宴上“正面交锋”,一群人为了只听洋乐器要让唢呐班停止演奏甚至大打出手时,我脑海中浮现另外一个场景,如果中国式摔跤和美式摔角同时进行比赛,中国观众会更关注哪个呢?

毋庸置疑,《百鸟朝凤》和《美国队长3》电影同一天上映,前者票房惨淡不如后者一个零头,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年轻人更钟情于包装精美的外来文化作品。在这里呼吁大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中国式摔跤并没有多大作用,但是在这种中外新旧文化交替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中国式摔跤与其逐渐没落,不如去学习美式摔角市场化运作的一些长处,变革创新、与时俱进!

摔跤不仅是体育运动,也是一个观赏性娱乐节目,那么它呈现给观众的一定是美的,用户观看过程中是开心的,同时能感受到竞技运动带来的激情!这也是CWF所追求的。要实现这一切,我们要做的就是借鉴、融合和创新。或许有一天你会在CWF比赛中看到中国式摔跤赛或者中国功夫赛,听到我们传统乐器演奏的出场音乐,摔角这种包容性极强的体育娱乐节目或多或少可以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传统优秀文化焕发生机。

CWF下一站的比赛于7月2日在广东深圳举办,这是我们发起CWF职业摔跤中国行的第二场比赛,相信会更加精彩!欢迎大家前来助阵,和摔迷们一起看现场比赛和一个人在电脑手机里看比赛感觉是不一样的!

如何获得这次比赛的入场资格呢?我们暂时还没有开放购票渠道,不过你可以先加入CWF会员群,CWF会员群是收费的,99元/年,可以免费观看一场CWF举办的现场比赛,还可以入群找到志同道全的朋友一起讨论摔角的乐趣!

如果你感兴趣直接扫下面二维码付款,然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发送付款截图,我拉你进群。当然,如果你有其它建议也欢迎提出指正。

我是费五星,摔角网创始人、中国摔角CWF发起人,致力于发展中国职业摔角,如果你喜欢摔角并支持摔角在中国发展请转发此文,也欢迎加我微信一起探讨,我的微信/QQ号:2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