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当初刚刚得知WWE将再次对RAW和SD品牌进行拆分时,我很激动,总盘算着想写点什么。由于工作的原因,今天上午才将本周的RAW和SD补完,兴奋之余终于把一些心里的想法写了出来,希望能与更多的摔迷进行交流。
1. 更丰富更高质量的剧情
诚然,WWE将RAW与SD剧情线的合二为一,在过去几年了成功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圣盾(The Shield)(包括三人单飞后)、Bray Wyatt、新一天(The New Day)、凯文·欧文斯(Kevin Owens)、鲁瑟夫(Rusev)等一众选手,在保持双线高曝光的前提下,人气和关注度得到快速积攒,剧情实力也得到了稳步上升。
但随着众星“造”出,SD却渐渐沦为RAW的附庸和试验田。RAW上的剧情没有给个说法,那么SD上来个重赛;RAW上他被偷袭了,那么SD我们将为您焦点访谈…从某种角度来说,SD的功能性已经趋于Main Event和Superstar了。
当初ME节目初登银屏,时任WWE和WHC头衔持有者,CM·朋克(CM Punk)和希莫斯(Sheamus),在第一期为观众贡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主战赛,解说员也是派出迈克尔·科尔(Michael Cole) 和米兹(The Miz)。但接下来四年的ME再难出现如此高光时刻,逐渐成为鸡肋。在SD行将成为高配版ME之时,品牌独立和SD直播无疑会让WWE的剧情重回巅峰。
从剧情和现有的花名册上来看,剧情容量得到了翻倍,观众不会那么频繁地用“Boring”来表达内心的审美疲劳。从一线选手角度来讲,过去两年选手伤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品牌独立让人气选手不再被过度使用,也避免了更多大牌伤病的隐患,更保证了节目的吸引力。从二线选手来说,有了得到更稳定剧情的机会。有些选手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固定的剧情(如塞萨罗(Cesaro)、内维尔(Neville)),又有些选手在几个月中一直被固定剧情所桎梏,得不到提升(如道夫·齐格勒(Dolph Ziggler)与Baron Crobin)。如今周赛有了更多时间去打造二线冠军剧情与个人恩怨剧情,也希望潜力之星们能把握机会,走向一线剧情的擂台。从底层选手角度来说,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或是重头戏之间的串场,或是给人气选手刷个经验,希望常年混迹Main Event和Superstar的老油条中,能有人借着这股东风再次起航!
此外,伴随着剧情的独立,关于新冠军头衔的呼声也甚嚣尘上。是世界重量级冠军腰带最终回归?还是WWE将再次打造一个全新的一线冠军头衔?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关于新增一个双打冠军头衔的提议似乎也是众望所归,在现有的双打组合数量基础上,NXT还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优质的双打组合,让世界双打冠军头衔回归SD,两个独立的节目各拥有一对双打冠军是完全可行的。另外,争取轻量级冠军头衔、欧洲冠军头衔等的回归,为SD设立新女郎冠军的猜想,也都在可考虑范围之内。摔迷朋友们关于新增头衔一定还有更多的好想法。
PPV,可以说是剧情组每个月为观众按时上交的一份答卷,在周赛节目改革之时,PPV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单从PPV的种类上来看,摔角网此前报道中提到过的一张爆料图:
可以看到不仅Backlash和No Mercy这样的老牌PPV回归了,甚至曾经NWA和WCW的招牌PPV——Clash of Champions也赫然在列!而且最重要的是,每个月RAW和SD将分别献上一场PPV,半个月一次的PPV体验一定会让我们大呼过瘾。不过在传统四大PPV的月份,两个节目应该还是会合力组织单独一场赛事,这也将会为平日里相互独立的两个品牌的碰撞创造机会。
提到品牌独立,就一定要说曾经每年10月前后举办的PPV——Bragging Rights,这个专门为两大品牌对决量身定做的赛事,如果不能在2017年回归,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遗憾。Bragging Rights上传统的红蓝 7V7对决,不仅可以检验选手们和组织者们的能力,正邪同队为自家品牌而战的设定也为新剧情的开启创造了更多可能。
此外,在2015年回归的Elimination Chamber不得不说是一个惊喜。这个曾经作为WM“前戏”的PPV,却易在WM之前使选手受伤,在二月份用Fastlane将其替换是明智的选择。如果Elimination Chamber不能打造成单独的PPV在2017出现,那作为一个特殊赛制在各大PPV登场,也足够吸引眼球。
节目表固有的PPV的质量,也要在新形势下得到保障。笔者心目中PPV最不如人意的一年,是2011年。这一年WWE试水了一期新节目Capitol Punishment,十月份又回归了一个曾经昙花一现的PPV:Vengeance。这两期节目由于吸引力不够和主题不够鲜明,最终再也没有回到节目单上。同年的Hell in a Cell 2011只有一场铁笼赛,而之后的Survivor Series仅有一场含金量不高的传统5V5淘汰赛。希望新时期的剧情组,能保证写手们的创意,不要再出现这样埋没主题的赛事。
2.更有看点的选手名单
NXT的建设早已不满足于从FCW和OVW汲取人才,从HHH(Triple H)入职人事部门以来,WWE选手的花名册一直都在给观众带来惊喜,墨摔、日摔和美国独立界的各路优秀人才纷纷来到WWE试训,如今其中的佼佼者已然成为了WWE中的新兴力量。
独立联盟(如ROH)在过去十几年里为贡献了多名以技术著称的巨星,WWE也将几位选手成功打造成了优秀的门面。如今曾经的ROH巨星萨摩亚·乔 (Samoa Joe) 已经NXT坐稳台柱位置,因伤修养一年之久的伊丹英雄(Hideo Itami)(也就是Kenta Kobayashi)也亟待复出。再加上近日已入围CWC的Kota Ibushi和现任NXT女子冠军明日华(Asuka),技术流巨星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向RAW和SD发起强有力的冲击。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几年里,WWE传出过几次与被中国摔迷亲切称为“李科学”的里克赛(Ricochet)接触的消息,如果这位世界级高飞选手能被HHH招致麾下,全世界的摔迷将会在WWE擂台上看到前所未有的明星阵容。而此次CWC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选手,也将会为观众带来各具特色的摔角表演。
另一方面,老面孔的回归想必也是观众很期待的!举个最近的例子,曾经在ECW、WWF呼风唤雨的“犀牛”莱洛(Rhyno)如今在NXT发挥余热,更早些时候甚至还与汤米·追梦儿(Tommy Dreamer)回到RAW助力The 怀亚特家族(Wyatt Family)的剧情。从擂台角度看,除了带给观众们更好的表演,回归老将们用丰富的经验提携新人也是更重要的任务。Lord Tensai就在曾经与重新包装之后登场不久的莱贝克(Ryback)比赛时,出过一次配合失误的“突发状况”,当时普遍被认为这是刻意安排好的,来考验新人的应变能力。从幕后角度看,小到口头禅的确定、招牌技的命名,大到对身体的保护、后台政治生存法则,老将对新人的帮助会是全方位的。同样是Ryback,在重伤恢复后的增重期,是HHH带来DDP(Diamond Dallas Page)传授给新人们的瑜伽课程提供了帮助。在这个新人辈出的时代,WWE对于老将回归一直持开放的态度。那么那些老将最有希望回归呢?
目前呼声最高的无疑是正处于赋闲状态的科特·安格(Kurt Angle),如果WWE如传言那样签回Kurt来提携美国阿尔法组合(American Alpha)这对,定会让SD的观众们大饱眼福。另外Kurt还未离职TNA时就表示过,如果要退役,和丹尼尔·布莱恩(Daniel Bryan)在Wrestle Mania打一场会是最棒的结局。如今蛋妞已退役,与Kurt 颇有渊源杰克·斯瓦格(Jack Swagger)同样有希望与其一战,两位同样自称美国人代表的锁踝大师如能对决,一定是一个很棒的噱头。
另外摔角网此前报道过,WWE已有意于一些老选手的回归,如神秘人雷尔(Rey Mysterio)、杰夫·哈迪(Jeff Hardy)、谢尔顿·本杰明(Shelton Benjamin)等人,如能在将来看到这些曾经的巨星回归,年纪较大的摔迷们的回忆再次被唤起,该会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一幕。
情怀,这是WWE一直所坚持的。在胡克·霍根(Hulk Hogan)回归RAW,说出“I am officially……home!”的时候,连Hulk自己也几乎难以克制住激动的情绪。对了,还记得他回归WM的情景吗?全场随着Hulk的出场音乐《Real American》高声歌唱,而随后“Stone Cold”Steve Austin与The Rock登台,实现跨世纪的“三巨头聚首”时,穹顶中心观众们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在Attitude Era那个时代,笔者还是一名未曾接触过WWE的小学生,对于这种经典偶像的重聚,尚不能完全体会老摔迷们的激动之情。但设想一下自己二三十年后,已为人父、年近天命之时,忽然在WM的擂台上看到满脸皱纹的约翰·塞纳(John Cena)、身材发福的兰迪·奥顿(Randy Orton)、须发皆白的塞斯·罗林斯(Seth Rollins)站在一起,一定能回想起在这些巨星意气风发之时,那个曾在屏幕前、在观众席为他们疯狂呐喊的自己。所以值此WWE大刀阔斧改革之际,召回老将们不仅对剧情、对选手有利,更能唤起很多老摔迷的情怀!而这一定会是Best for business!
相信此次品牌的独立,能把选手名单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宽,让摔迷们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