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E 2013年值得期待的十大改变

WWE 2013年值得期待的十大改变

2012-12-07 17:14   

眼看2012年就要过去,WWE在这一年中的发展可谓功过参半。双打领域的复兴,摔角狂热上的世纪之战,女摔领域的堕落,情爱剧情的泛滥,RAW增时后收视一路下跌。

2013年又该作出那些改变呢?(玛雅人笑而不语...)

1、RAW节目时长回到两小时

自从RAW增时之后WWE受到来自各方的一系列批评之声,低迷的收视率,一场又一场的秒杀赛,没完没了的镜头回放。尽管三小时节目时长给了更多选手出场机会,但WWE并未真正有效地利用这一时段。相信原因看Del Rio对阵Khali这样比赛的观众应该不多。

为了向广大摔迷奉献出更加精彩的节目,WWE显然应当将节目时间调整回两小时。

2、SmackDown周四直播

RAW是WWE的唯一一档直播周赛,这是它能够比其他节目更要成功的根本原因。

录制于周二、周五才播出的SmackDown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在这个信息传播如此快速的年代,被透剧什么的太正常了。周五晚是周末的开始,这个时间段的 人们更倾向于出去散心放松,而不是坐在电视机前,周四显然是更好的中间点,WWE应当将SmackDown改在周四直播,惊喜与悬念这种东西只有在直播中 才能存在。

3、减少秒杀赛

自从摔角狂热28后,秒杀赛便成为了一些选手的专利,代表人物莱贝克(Ryback),摇摆龙龙,天灾(虽然没打几场就转型成了升级包...)。莱贝克甚至把秒杀赛搬到了PPV上。

虽然秒杀赛能够让一位新人看起来十分强势,虽然WWE花名册深度不足,但想必没有沦落到让当地选手成为节目常客的地步吧。

4、拯救女摔

WWE今年在复兴双打领域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一点值得肯定。

所以现在总该轮到女摔了吧?

自从Trish与莉塔(Lita)那代人退下来后,女摔早就已经不复往日的光彩了。

现在WWE已经与几位花瓶分道扬镳,重用起诸如AJ、Tamina这样有两把刷子的女摔选手,说明女摔还是有救的。

WWE需要多给这些女孩子们一点比赛时间,短短的5分钟能干点什么?

5、任命一位有分量的品牌经理

对WWE周而复始的经理换任感到厌倦的不止一人,甚至不少人宁愿WWE取消品牌经理这一概念,当然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新年新气象,WWE是不是也该把经理职位腾出来给某位大牌选手了?

瑞克·佛莱尔(Ric Flair)自然是选择之一,但在与TNA的官司结束前我们只能等待,The Rock?没档期。HBK?Austin?人家都有自己的电视秀了。

薇琪是一个不错的过渡经理,但WWE需要一位更大牌的人物来镇场,前者的出境时间足以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了,何况薇琪也不是很美...

6、开放NXT平台

即使是在坚盾组合入侵之前,WWE就应该这样做了,如果还有摔迷记得,NXT是以一档真人选拨秀的形式出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虽然后来的发展何止是失败,简直就是失败。

将FCW与NXT合并不失为明智之举,毕竟都是未来之星的孕育之地。目前NXT中已经吸收不少来自ROH和其他独立联盟的成名选手,受众群不同往日。

Dean Ambrose、Seth Rollins、罗曼·雷恩斯(Roman Reigns)已经向世人展示了来自NXT的能量,只是三人的出现多少有些突兀,WWE需要给观众机会来见证这些明日巨星的成长。

7、比赛形式多样化

PPV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比赛形式的出新立意,地狱铁笼,梯子桌子椅子赛,密室铁笼淘汰赛,公文包梯子赛都是经典的创意。

但现在有些以某种比赛形式而命名的PPV显然已经名不副实了,地狱铁笼PPV只有一场地狱铁笼赛?除此之外,将特殊比赛形式生硬地安插在剧情当中也不是什么好的决定,让HHH(Triple H)和Nash两个加起来快100岁的老将打一场大锤梯子赛,整场下来比赛质量惨不忍睹。

WWE应当将特殊的比赛形式安排在最适合的时机,收效远比现在要好,史上最大规模的伐木工赛?还有人记得那期的节目收视率吗?

8、兰迪奥顿转反

这些年中兰迪奥顿一直是WWE中的“黄金男孩”之一,让他从一线蜕变为顶级巨星的正是对反派角色的成功饰演。

奥顿也从未掩饰过自己希望转回反派的意愿,但不幸地是在WWE看来诸如希莫斯(Sheamus)这样的一线选手还无法在人气上独挑大梁。不过考虑到莱贝克与米兹(The Miz)现在的角色状 态都是正派,奥顿在新的一年中转反还是有希望的。毕竟正派角色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他的发展,莱贝克连续在PPV主赛中登场,奥顿却只能不停地在德里奥与巴雷 特上刷些毫无意义的胜率。

9、PPV质量的反思

笔者摆在WWE面前的有两个选择。

减少PPV数量,或强行增加PPV质量。

两大台柱巨星在年底相继受伤退出PPV,WWE需要反思给雇员安排的工作量是有多大。

即便是要减少PPV数量,WWE依然刻意保持四大PPV(皇家大战,摔角狂热,夏日狂潮,强者生存),确保摔迷们每个季度中至少能够看到一场比赛质量上乘的PPV赛事。

由特殊比赛形式命名的PPV可以将比赛打散到其他赛事中,连赛制噱头都没有的PPV更是可以考虑暂时撤下了。

让每场PPV变得特别,让观众乐意从口袋中掏出钱包。

10、品牌划界或统一冠军头衔

自从HHH建立起所谓的RAW超级秀后,不同品牌之间选手极少“串门”的限制早已不复存在,这在当时看来是个不错的主意,但现在就难说了。

考虑到今年WWE中又涌现出不少青年才俊,花名册深度可能已经足够令WWE重新划界(前提是RAW恢复到两小时?)。

转会日一度是每年最值得期待的周赛之一,因为它能够在一夜间制造出无限的剧情可能。

如果WWE不打算这样做,统一一线冠军头衔可能是另一个选择,毕竟在这些年中世界重量级冠军的关注度已经被WWE冠军甩出了两条街。甚至在摔角狂热和无路可逃PPV上成为了开场赛,甚至出现了惊世骇俗的18秒事件。这不是一条一线冠军腰带应有的待遇。

再说了,既然品牌间都失去了严格的界限,两条一线腰带的存在不也是自找没趣吗?

考虑到现场秀的一线冠军赛(RAW与SD分路巡演),WWE并未走出这一步,既然如此为何不重新划界,重新捧起世界重量级冠军的含金量。

WWE,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