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摔角手和性感花花公子女郎的激情碰撞!

狂野摔角手和性感花花公子女郎的激情碰撞!

2017-03-13 13:29   

1995年4月2日,哈特福德XL体育场。

摔角狂热11届,算是正式和WCW进行对战的第一届,彼时的WCW在大赛PPV上从1988年的不成体系到1995年的众星云集,可谓发展相当之迅速。

他们当年和摔角狂热拼收视率的比赛,正是现在我们每年九月份都会看到的冠军之夜PPV,不过在冠军之夜发展到1995年时,便成为了“一年4赛”的频率,就如同现在NXT的接管大赛一样,强行给自己加了每年的四大传统大赛。而当时你们的史蒂夫·奥斯汀(Sting)、达斯丁·罗兹以及瑞克·佛莱尔(Ric Flair)等都在WCW。(下图就是奥斯汀和保罗·海曼(Paul Heyman),你没瞎)

不过那还是在1995年,不管是WWF还是WCW都还坚持着传统的摔角模式,而还没到“恶劣态度”时代用那么多道具,仍然坚持着比赛第一,噱头其次的原则。所以你们有些人怀念那个年代很正常,因为当时确实是各种狂轰乱炸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不过在我看来,现如今的PG政策反而让摔角比赛更接近于摔角的本质,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不管怎么说,两家对峙的情况已经出现了,而且更要命的是,WCW甚至在1995年开办了自己的周一节目WCW Nitro,和周一的WWF RAW直接比拼收视率。

眼看着NWA的教训就在眼前,为了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1995年的摔角狂热, 正式开启了WWF“黑化”之旅的第一步。既然是实验品,所以很不幸,当年的那届成为了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一届摔角狂热。

摔角狂热XII(1995)

当年的WCW除了有众多大牌明星,还有一点特别关键,那就是敢花钱做大场面,各种各样的礼花狂轰乱炸,恰巧WWF在那几年因为前几届过于花哨,走了节俭务实的路线,而在这届大赛上,熟悉的礼花又再次出现,WWF又重新召回了当年的那批舞台设计组,不就是比浮夸吗?

当然这场比赛这么浮夸也是有原因的,毕竟开场的双打比赛里,有这两位大神。

他们就是莱克斯·鲁格尔(Lex Luger)英国牛头犬(British Bulldog)

算起来英国牛头犬应该是我国摔迷最早认识的一位摔角手了,之前的摔角狂热没有提到过他啊,其实他早在1985年便加入了WWF,当时和他的表兄弟组成的英国斗牛犬组合基本上在每一届大赛上都会看到,虽然只拿过一次双打冠军,但不妨这个组合成为80年代最具观赏性的组合之一。

1995年则是他第二次回到WWF,中间有去过诸如日本或WCW发展,在自己事业的黄金时期还是回到了WWF,并和莱克斯·鲁格尔组成了烜赫一时的同盟国组合(又是一个政治意味很浓的组合)。

如果说英国斗牛犬是当年的韦德·巴雷特的话,那莱克斯·鲁格尔,就是当年的科特·安格(Kurt Angle)了。

有一件很尴尬的事就是莱克斯·鲁格尔和“金刚狼”克里斯·班瓦(Chris Benoit)迷之撞脸,相信我,百度搜索一下班瓦,你就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其实莱克斯还要感谢一下胡克·霍根(Hulk Hogan),如果他没有离开WWF,他也就不会被打造成一个积极向上的爱国青年,所以大家明白了吧,当年的莱克斯可是被当做“下一个胡克·霍根”来培养的!但很可惜他的成名期和胡克并不是一个时代的,换句话说,超级力量型选手在当时的人气已经有了下降的趋势,所以只能说是生不逢时。反倒是去了WCW和霍根发生不和,继而又和世界新秩序(nWo)发生不和的这种“逆天”剧情给他增加过一点流量。

至于双打赛本身,是没有任何说的必要,不撸兄弟(The Blu Brothers)生来便是炮灰,在英国斗牛犬躺了4分钟后,莱克斯出场结束了比赛,6分钟。

接下来再说葬爷,葬爷那年的剧情可是厉害,一个人对决整个公司(当然不是WWF)——泰德·迪比亚兹(Ted DiBiase)有限责任公司

葬爷在当年的剧情跟大家说一下,葬爷比着赛比的好好的,突然,泰德手下的人就袭击了保罗·贝尔(Paul Bearer),把骨灰瓮抢走了(话说谁会抢这个……)

所以你就知道了,整场比赛,葬爷的心思就不在对决上(对手是金刚邦迪(King Kong Bundy)),而是想着怎么拿回那个骨灰瓮……当然,你葬中间确实抢回来一次。

不过最后还是被kama抢了回去,并永远的封锁了起来,于是你葬,就有点生气……(比赛本身确实太难看了,你就知道你葬赢了就好)

最后,简单地提一下迪塞尔和HBK的WWF冠军赛,HBK是当年皇家大战的获胜者,所以保送进了决赛,面对迪塞尔,也是自己的前任保镖。

首先这场比赛可以说是这届摔角狂热最精彩的比赛了,截几个动图给你们感受一下——

最终当然是迪塞尔兵不血刃地获得了胜利,但不知道当时剧情的就感觉奇怪了——他旁边这个女生是谁?

孩子们,你们认识帕梅拉·安德森吗?

帕梅拉·安德森,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花花公子女郎,基本上在90年代,她就是花花公子的代名词,具体的那些照片我就不放了,你们百度之后记得补充营养……算了,还是放一张吧。

而当年的摔角狂热,由于实在请不来超级大牌的巨星(毕竟上一届克林顿都去了……),再加上迪塞尔当年的“Big Sexy”形象需要一个红花来衬,于是就在一个当年电视级别还是PG(指导级)的赛事里请来了一个经常上MA(成人级)级别的节目的艳星,这在当时可是招来了铺天盖地的骂声。尤其你看,她旁边还这么多无知的少年……

摔角狂热11,表面上是给1996年的奥运会宣传造势,然而却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昏招,导致定位不清晰,节奏混乱,几场摔角比赛的动作设计也是非常难看。再加上被迫官方出面解释帕梅拉·安德森事件,这一系列都直接导致WWF在起跑线上和WCW处于了弱势,在第二年更是有不少摔角手离开WWF,这让本身就人手短缺的WWF雪上加霜。说这届比赛是历史最烂一点都不为过。